盛夏流火,淬炼成长。8月1日-3日,华裕精益生产第一期培训“课题改善工作坊”在河北·邯郸成功举办。
人社部高级企业培训师、精益生产管理实战咨询师柳草受邀担任主讲,副总裁谢永刚、黄路涛,孵化总监梁月涛等核心生产管理层全程参与,他们和来自生产与孵化线路的40位一线管理者组成的5个课题组共同开启了一场精益变革之旅。
作为公司年度“精益管理”专项的关键环节,本次培训聚焦实战攻坚,通过沉浸式实战研修,共同探索精益改善的实践路径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柳老师凭借多年经验,以严谨细致的授课风格搭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。
课程伊始,他从“问题意识”与丰田模式的14项原则切入,通过生活中的案例生动阐释“问题意识”的重要性,揭示了精益管理的本质——战略落地需要从解决现场问题开始。
柳老师将较为复杂的课题改善流程总结为“选定主题、把握现状、设定目标、分析主因、拟定对策、实施对策、效果检查、标准化、成果发表”九大步骤,每个环节都辅以逻辑推导与图示讲解,手把手指导学员掌握工具方法。
培训采用工作坊模式,在完成每个步骤的讲解后,柳老师都布置了针对性练习。
5 个小组立足生产与孵化实际,紧贴公司与部门需求选定课题,展开热烈研讨:用五维评估表选择课题,用鱼骨图追溯根本原因,用直方图和趋势图分析数据成果……
每次练习完成后,柳老师都会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讲评。这种“讲-练-评”的教学模式让抽象理论变得通俗易懂,使学员们快速掌握了课题改善的底层逻辑。
这种“以战代训”的模式,不仅让学员掌握了精益工具,更培育了“用数据说话、用结果验证”的精益文化。
成果汇报环节亮点纷呈,每组近20张大白纸的展示几乎铺满了会议室的墙面。
从上承公司战略的课题定位,到下现场的课题,再到用详实数据制成的现状诊断,最后落实到分工明确、计划详细的验证和对策实施……各小组的汇报人用逻辑清晰的讲述,将本组成果完美展现,充分展现了精益管理“见树木更见森林”的系统思维。
柳老师与公司领导对各小组的汇报给予高度评价,并逐一点评,既肯定了“选题贴合实际”、“方法运用得当”等优点,也针对“标准化落地”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,这一要求折射出华裕精益战略的深层逻辑——通过课题改善培育组织能力,让一线智慧成为驱动企业进化的核心引擎。
“将军是打出来的,不是培养出来的。”首期培训落幕,华裕精益变革迈出坚实一步。学员们要深刻理解的是,真正的精益不是简单消除浪费,而是激发每个个体的智慧潜能;不是追求短期效率提升,而是培育持续进化的组织能力。
参训学员作为“精益种子”,将在各自领域以“小改善”积累“大效益”。公司将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系列项目,以现有课题项目为试点,让精益思维融入生产全流程。
此次培训不仅是一场关于认知的修炼,更昭示着华裕以精益思维对组织能力进行系统性重构的战略决心,重塑了华裕的价值创造逻辑:构建“自下而上”的创新生态。当精益思维从管理层渗透到一线员工,当每一个微小的实践都能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,当每次改善都指向战略目标的达成,华裕的精益变革之路必将突破传统边界,在更高维度上重构产业竞争的新范式。